近年,外贸电商在国内被炒得风风火火,尤其是近年兰亭集势在纽交所的上市,吸引了无数行内人士的眼球与关注。也许在此的某一瞬间,有着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从前多么低调的行业 – 事实上,在此刻的国内,外贸电商行业仍是国内所有电商行业里面一个比较小的比例。这个被称谓“闷声发大财”的行业,门槛有如此的容易吗?
在若干年前,只需懂一点黑帽SEO皮毛的技术,就可以轻松的将自己的MoneySite推到Google的首页,而为了追求一夜暴富的神话,大部分从业者选择了仿牌等暴利产品。如今,游戏规则已经不太一样,许多人已经从仿牌转到正品。(国外是没有正品这个概念的,因为国外的环境本来就不允许有仿品。)所谓正品,不带一线品牌logo的产品基本上能称之为正品,或PayPal能收款的产品都能称之为正品,包括了以下几类:
- 婚纱晚礼服
- 流行服饰
- 情趣内衣
- 3C配件,其中很多是国外二三流品牌的仿制品
- 安防产品
- 还有许许多多正在被挖掘的产品
外贸电商B2C大多是以SEO作为早期导入流量的手法,次之是PPC, 个人或小团队都玩得起,也让这个门槛看起来貌似很低了。当然在创业历程,寻找面包是符合逻辑的。因为理想虽丰满,但却很遥远。必须填饱肚子,才有资格谈理想。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个人或小团队在玩外贸电商了,只需利用开源程序magento或zencart,就可以很快搭建起一个购物车网站,上传或导入产品。剩下就是做SEO优化了。但是这个过程中,出现了一些问题:
- 产品图片和描述,都是随便抄袭的,甚至还带了别人的水印。
- 产品数据跟供应链没完全对接。如有人下单,发现市场找不到货,于是随便地拿一个相似的产品就发货了,而且产品质量完全没有保证。
- 同样的产品,别人卖15美金,有人就卖个6.9美金,通过打价格战扰乱市场。本来行业平均应该有40人民币的毛利,恶性竞争者就将毛利降至10元人民币
- 网站模板是欧美N年前已经淘汰的设计,用户体验极差。
- 网站信任问题
在欧美,专门淘低价产品的用户还是有的,但随着国人恶性循环的价格站,最终将整个市场的毛利都降到很低的水平,当然这时候,顾客是笑眯眯的,但同时他们拿到的是没有质量保障的产品。可能会带来某些后果:
- 让国外顾客感觉,来自中国的产品都质量差的
- 让国外顾客感觉,来自中国的产品价格应是便宜的
- 那些吃过亏或被骗过的国外顾客,看到about us是来自中国,就不敢继续浏览了
- 甚至一些国外当地Online store,强调自己网站产品不是来自中国或香港(事实上,香港拥有良好的信誉,只是出现许多在香港注册的中国人的离岸公司,还有许多国际包裹发货地显示是香港,例如通过香港小包)
www.casebuddy.com.au
强调自己是Australia Owned & Operated 并且No Hong Kong Companies,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,值得反思。
外贸电商创业路上,面包是最现实的东西,是最应该优先追求的,但同时也不能因为眼前的面包而完全断掉自己的后路,因为后面的理想很美好。所以,有了面包维持生计了,该不该去谈谈理想?理想型的外贸电商B2C应该是怎样的?
- 有品牌意识的logo – brand identity
- 没有价格战,产品定价在中低水平或以上,符合国外电商零售业的平均水平
- 购物车网站良好的用户体验,包括交互设计,产品图片及描述,下单流程以及功能等。
- 选择优质的物流服务商
- 提供吸引人的shipping 和return,甚至提供售后服务。
- 有完整的social media体系
- 制作responsive的移动版本网站
怎样才算品牌呢,有一个标志性的用户动作就是,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你的牌子名称去找你,每个月有一定的搜索量,哪怕很少,或者甚至直接输入你的域名。
像南京www.romwe.com网站,是值得国内外贸电商学习的,用户体验极好。他们某种程度上,已经算是成功的外贸电商了。目前国内最缺的就是像这样的外贸电商。
理想谈何容易?那些还在外贸电商路上的挣扎的人们,赚到面包的时候,别忘了理想!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