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高中开始,就学习英语口语。当时的英语是跟克林顿学习的(反复模仿他的演讲录音带)。但是全世界的英语学习者和native speaker加起来有很多不同的口音。适应越多口音,有利于我们走遍每个角落。
高中的时候接触外国人了,第一个认识的朋友是非洲加纳人,他叫Philip,他的英语带有很重的非洲口音,例如duck听起来像dock。交流起来很吃力!第二个认识的是澳大利亚人,他的口音比起非洲的那个容易多了,交流基本很顺畅。当然我还是把美式看作是最标准的。
上了大学,认识了一个美国黑人朋友,可他的口音并非经常接触的美式,而是带有一些不知道哪里方言的口音。刚认识时交流起来也很吃力,电话里面基本只懂了一半。
大三时又认识一个英国朋友,提到英国口音,经常被认为最标准的。但发现他的有些口音跟美国的差别太大了,例如dad,bad全被发成了类似汉语拼音的“大”,“爸”。刚开始反应不过来了。后来认识了他的一个澳大利亚朋友,交流完全交流不了,原来是澳洲昆士兰口音,china成了chino。
最有特色的是阿拉伯人讲的英语,很多都是带语法错误的。例如He dont know.口音更是离谱了,少数的人讲得很好。大部分人只要你懂一些单词基本就可以跟他们交流。跟我们中式英语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昨天还开玩笑说一个阿拉伯朋友说,“如果用我跟英国人讲的英语跟你交流,你一定很难听得懂。”跟他们交流多了,时常也变成讲了中式的。(这也是英语退步的原因吧)
还有一个好玩的事情,有一次跟摩洛哥朋友到香港出差,香港人讲的英语虽然带很重的广东话口音,但是很流利很顺畅。一位香港银行职员跟我的朋友解释了一些细则的东西。他却完全听不懂。只能由我来做翻译,而我对他的交流也只是用英语而已,只不过这种英语是单词式的英语。
学习掌握更多的英语口音,就能跟更多不同国籍的人交流。当然如果把握不好,会影响到自己原来纯正的英语。 我就是例子!
发表回复